企业老板作为资产所有者,无疑是企业绝对权威,拥有对企业生杀予夺的掌控权。但老板们往往把对企业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混为一谈了,他们既是企业的所有 者,又是企业日常活动的管理者,往往是不怎么懂企业运作管理的老板管理了日常的事务,况且大部分老板的时间紧张,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打理企业,企业不乱才 怪。不少老板意识到了这些,花了不少力气,多方招揽人才,来代替自己管理企业。但要么是引进的职业经理人和企业难以融合,感到无用武之地,最后只好一走了 之;要么是和老板的理念难以趋同,形不成共识,呆不长久。也有些职业经理人,虽有满腹经纶,对企业的流程、规范十分熟悉,但对改造一个中小企业的艰巨性和 复杂性认识不足,最终或浅尝辄止,或被原有的企业习惯同化而无所作为。总之,要想在中小企业形成另一个管理权威,持之以恒地牵着企业管理的牛鼻子,实在是 太难。但老板要是找对这么一个人,不仅自己可以腾出精力考虑企业发展性的问题,企业的内部管理也会日益规范。当然,也有少数精通企业管理的老板,这部分老 板往往成了企业界的精英,企业很快能做大做强。
(二) 数据不清
由于长期缺乏规 范管理的导入,大部分中小企业缺少必要的数据信息。我们曾多次见到这样一个现象:这些企业在月、周例会上,各部门负责人滔滔不绝地汇报阶段工作,但从头到 尾都是描述性的语言,见不到具体的数据。曾经有个塑胶厂品质部经理,在月度例会上一单一单地罗列出一个月来生产上出现的品质问题。最后给出了一个武断的结 论:生产部各车间的品质控制不到位。但当我们进一步追问:这个月做了多少批单?有多少单是有问题的?这些品质问题每个车间的分布情况如何?每个车间品质缺 陷的分布比例是多少?主要缺陷占的比例有多大?针对主要缺陷下一步的整改措施在哪里?判定生产部门品质控制不到位的标准是什么?这些十分普通和常见的问 题,一下就把这位品质经理难倒了,最后红着脸回答说:正在做数据统计,结果还没出来。当然,这是搪塞之辞。后来了解到,也正是这位固执的品质经理,前两 天,围绕一批货能否放行问题,和生产部经理发生冲突了。当生产部经理坚持要出货,并向该品质经理索要出货标准时,该经理竟豪言壮语:我说不能出,就是不能 出!没有清晰的数据化标准,个人的意见竟成了判别是非的唯一尺度!
有些企业也会有些数据信息,但对如何应用这些数据 信息,却没有办法。我们曾听取过一个生产经理的情况介绍,他大致向我们介绍了一个月以来的定单准时率、成本达成率、产品合格率等指标后,我们进一步询问 他,造成上个月未能实现定单准时完成率指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?各种原因影响的程度如何?如何在这个月加以改进?如何保证改进措施真正落实到位?这个生产部 经理登时无言相对。当我们帮助他分析数据,并制定出改善计划时,他才恍然大悟:工作是要这样做的啊!
缺少数据或数据不清,其直接后果是,企业里人人都知道有问题,但问题到什么程度,该如何抓住重点去解决,却很少有人关注,问题依然重复发生。
(三) 职责、权限不明
我们曾在一家企业的仓库看到了这么个现象:生产领料员到仓库去领料,仓库说还没检验,不能发。领料员无奈,去追问品质部门,品质人员一句话就顶了回去: “又没通知我,我怎么知道来了什么料要检验?”好不容易把品质检验员叫到仓库,检验员一看待检的货已被压到其它货底下去了,就要求仓管把要检的货搬出来, 而仓管却说:现在没空,要搬你自己搬!检验员扔下一句话扭头就走:“我是来检验的,又不是来帮你搬东西的。”于是又耽误了半天,直到公司一名副总大发脾 气,问题才得到解决。这虽是一个特例,却反映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流程不清、职责不明、相互扯皮、责任心差的不良作风。
在一个企业,老总指着桌子上的一张申购单对我们说:“就是买些打印纸、卫生纸什么的,他们也要我来签字审批,我都说过了,这些事不要来找我,可他们还是 要拿来,真没办法。”我们在各个部门了解了一番,发现老板确实讲过几次这类事情不要找他,由各部门自行决定。但这仅是口头上的传达,没有形成文件的规定, 这让部门经理犯了难:做主吧,不知道尺度在哪,再说,尽管老板说过了,但没形成文件,部门经理即使签了字,采购也不敢执行。类似的问题,在该厂不胜枚举, 结果事无巨细,最终都要送到老板跟前签字。每次老板外出回来,桌子上堆满了要签字的各式各样的申请。搞得老板哭笑不得,不胜其烦。这种除了老板,内部谁也 做不了主,谁都不敢表态,遇到问题相互推委,一直推到老板面前为止的事,在不少中小企业经常发生。其实,这个问题后来解决起来还是简单的。我们指导该企业 专门出台了一份文件,将企业中有关的人事、假事、物资申购、奖惩、品质处理、差旅等若干事项,依提出、审核、决定三级权限,在各个部门的不同职级上作出清 晰的界定。如界定办公用品申购提、审、决权限是这样的:
按照这样的权限界定,运行一段时间后,老总乐了:“通过项目,现在他们各负其责,大事才来找我,噢!对了,下一步我还想请你们帮我……”顿时,我们倍感欣慰。
在形成上述文件过程中,还附带了一个小小的插曲,当我们找到该厂的副总经理,要求他按我们的意见形成一个文件草案时,该副总犹豫了半天,不知道如何是好,最后还是老板亲自下了命令,才得以顺利执行。
在中小企业,似乎权限问题这是个禁区,大家生怕触动了某个要害,谁都不敢越雷池一步,向老板提这样的管理要求,除非老板自己开口——这就是中小企业,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。
(四)有规难循
在一家制造精密钣金的工厂,我们发现该厂常被客户退货返工。搞得上下焦头烂额。经调查发现,该厂虽配有来料、过程、终检检验人员,但来料检查人员判定材 料合格与否,全凭质检人员个人经验。过程检验人员工作时的依据是技术部门发下来的加工图纸,客户的一些具体要求,而这些也只在销售部、技术部转个圈,车间 里生产和检验人员根本就不知道。等出货的时候,叫来销售人员和质检共同看一下,一句“OK”就把货送给了客户。应有的标准、规范、流程,统统不见了。询问 品质部经理,公司不是通过了ISO9001认证了吗?文件里不是都规定了程序和标准吗?怎么执行时就忘了呢?该品质经理似乎很坦然地告诉我们:文件在其他 部门也没怎么执行,光我们一个部门执行也没有用——比差逻辑!
有章不遵,有规难循,这在诸多中小企业太普遍了。
(五)二当家现象
我们在一家电器厂项目调研的时候,不少部门工作人员向我们大吐苦水,觉得工作很压抑。原来,工厂的采购是老板的三姐,部门哪怕是买一支铅笔,非得她同意 不可,否则你就办不成,什么部门经理,副总的意见统统见鬼去吧!部门敢怒不敢言。一般情况下,无论老板怎么“指手画脚”,大家都会觉得理所当然。甚至有的 时候,老板长期没有对本部门工作指点指点,部门会有不舒服的感觉。但对老板的那些三姑六姨七大舅就不同了,对他们拥有的“特权”,往往会有很强的叛逆心 理:你又不是老板,又没有什么过人的本事,充其量也是个“打工”的,凭什么呀?不就是关系嘛!这种本质身份一致,而得到的礼遇不同,会给其它人造成心理失 衡,企业工作氛围怎能好得起来!
这里不是说老板不能用亲戚,而是要看怎么用。我们曾在一家医疗器械厂目睹了该厂老板高超的手段。该厂的 采购是老板的弟弟。一天他拿着一个部门经理签批的采购单来请示老板。老板眼皮都没抬,问:“采购单手续完整没有?” 答:“完整”。问:“是他权限内的事吗?” 答:“是”。问:“有没有违反公司规定的地方。” 答:“没有,可是同样的东西前两天刚买过!” “这是部门权限内的事,还拿来问我做什么?以后少来找我,执行就是了!”其弟躬身而退!
老板深有感慨地对我们讲:“对我的一些亲戚,我有意压制他们,这样其他人好办事。”大智慧!其实老板亲戚中绝大部分人还是好的,起码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责任感总体上要比其他员工强,这是事实。但这柄双刃剑,如果使不好,就会出现“二当家”现象,妨碍企业的正常运作。
当然,关键还是在老板!
(六) 管理真空
我们在接触中小企业过程中,发现不少中小企业里部门间缺少配合,各自为政。在一家木制品厂,生产部多少天前就把用人申请递到行政人事部,可该部门经理就 是压着不办。理由是民工荒,人难招。但据该部门一名工作人员私下透露,真实的情况是:该行政人事部经理根本就没有安排招工。主要原因是几个月前行政人事部 经理想安排一个熟人进生产部车间,生产部经理觉得不合适,委婉地拒绝了,用行政人事部工作人员的话说:“他把我们经理惹毛了”。象这种忽视公司利益,把公 司作为发泄自已喜好的场所,在中小企业里不能说是个别现象。由于招不到人,生产部一直处在赶货状态,员工加班加点,苦不堪言。
上述这类 问题,表面上看是个人滥权和素质问题,其实质上却是责任归属和界定问题。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普通工人的办法还是有的,不少工厂可以把员工每天做的工件数据 记录得一个不差,计件工资搞得明明白白。可对部门管理人员的工作如何评判忽然就没了标准,使之成为了“真空地带”。就象上面的那位行政人事经理,就没人管 他工作的好坏。这个人事经理的直接上司是老板,但当我们问及你的上司是如何指导检查你的工作时,该部门经理十分自豪地告诉我们:“我们老板对我比较放心, 很少检查我们部门的工作,再说他也很忙……” 象这样的情况在中小企业随处可见,这些部门主管忽然成了“自由女神”。企业对如何管理好这些人缺少必要的方法和手段。
其实,人有时象小孩子,如果老师只一味地对孩子讲:书中自有黄金屋、书中自有颜如玉等道理,而不去检查他作业做得怎么样,到底学的怎么样,试问有几个孩子能把书读好?成人亦如此,没人检查监督,工作怎知好坏!
但如何检查却成了问题,就象上面那位行政人事经理,怎样让其没有“招工难”的借口,怎样考核其招聘及时性,进而和他的切身利益挂钩,都成了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,如不加以为解决,谁都奈何他不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