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里要探讨的管理突破,不是管理工具,各式各样的管理工具书,随处可见。这里说的是如何针对中小企业躯体特质对症下药。
前文说过,中小企业实质上是老板个人艺术品,所以中小企业的管理首先要从老板开始。
这里并不是说要老板整天盯住企业不放,亲自去抓企业的内部管理,因为这样做无论从哪个角度讲,都是不现实的,老板只有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实施管理。
老板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。我们接触的大量中小企业老板中,他们作为老板的“王者”心态一般比较浓厚。这是自然的,角色使然。但这种心态一旦用在内部核心管理团队建设上,问题就会暴露出来了。
作为职业经理人,他们在企业里的角色,既是众多员工的上司,又是老板的助手和下属。作为上司,他需要树立威信,维护尊严和权威;作为一名想有作为的企业 管理者,他需要空间,需要表演的机会和舞台;作为一名下属,他更需要理解和支持。职业经理人,绝大部分是知识分子出身,再经过多年实践的磨练,一般自视较 高,虽说在企业的地位他们自知无法和老板相比,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,仍渴望能得到老板平等的人格对待。不少老板表面上虽说也可能做到这点,对自已请来的职 业经理人尽量客气。但是很少有老板真诚地把这类人作为自已志同道合共同打拼的伙伴,更多的是把他们作为从人才市场请来的高级打工者,是花高价买来的人才。
有些东西,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,所谓“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”。无论老板表面上说得多么悦耳动听,但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某些看法和偏见,职业经理人一定 能感觉到。所以很多老板困惑,请来的职业经理人,该给的待遇不算低了,该给的权力也大了,为何他们还是不能够全心投入,为我所用呢?
这里需要老板突破的是正确认知这批职业经理人。这些人对自身的价值看的很清楚,到了企业是要讲究薪资待遇的,但同时,他们往往有更高的人生理想和追求,因此 他们更需要有一个施展自已才华的空间。由于这些人绝大部分时间是是团队的排头兵,长期职业生涯培养出来的独立人格,使得他们自尊心较强。他们渴望自已活得 更有尊严。
绝大部分职业经理人在老板面前是比较温顺的,唯唯诺诺。但这可能是表面现象,有可能他们拜伏的是老板的权威,而非心甘情愿地为企业服务。
毕竟他们比一般人聪明得多,活得有滋味得多。要让其心悦诚服,老板们需要做到的是尊重他们,从内心深处尊重他们。
当然还需要清晰界定他们的职责权限、权利和义务。这里有个难点,就是放权的“度”,老板们往往担心,权限放出去了,出了问题怎么办?放好放,收就难了, 到时管理成本和风险无疑会更大。针对这个问题,在一个包装厂,我们同老板协商,把日常的生产性物资的申购审批权放给生产副总,同时规定以下约束流程:
申购(仓库)——审核(副总)——执行(采购)——检查(质检)——入仓(仓库)
财务付款时,申购单、批准人、采购单、检验单、进仓单缺一不可,一个采购事项,历经若干部门,环环相扣。
在对职业经理人的利益关系处理上要尽量清晰化。再说上面那位生产副总吧,以往每月拿固定工资,到了年底老板再分红包,分多分少全凭老板的感觉和判断,缺 少客观标准和依据。因为年底的红包掌控在老板手里,职业经理人心里没底,日常工作中很难刺激起干劲来。后来我们协助老板改变了一下策略,对这位副总设定了 生产总成本、交付合格率、交付准时率等几项指标,按月考核。将红包转为月度奖励,与生产副总的切身利益和工作成果挂起钩来,月奖拿多拿少,副总心中有数, 工作激情骤涨。
用规则来替代老板的个人判断。这是企业长治久安之计,老板们必须要在这个问题上有所突破。
老板选择一 个职业经理人来弥补自已管理经验和时间上的不足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如何判断这个职业经理人行还是不行,很多老板拿捏不准(这时候我们这些企业顾问公司就 能帮上大忙)。人才引进来了,能否和老板磨合好?到了企业后,如何融入这个集体,带动改造这个集体?这些高难度工作,需要职业经理人的经验和智慧。除了知 识、技能和经验外,更要有为企业奉献、拼搏的热情。
而这份热情的动力往往来源于老板!信任、平等、授权以及规则下的利益制度,这些都能给职业经理人前进的动力,老板需要提升这方面的理论和意识。毕竟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。
曾到过一家服装厂,该公司引进了一名职业经理人,由于他情况掌握不全面,又急于要在公司做出成绩来,在推进企业管理时,操之过急,一时工厂内部动荡不 安。老板曾几次想放弃他,但又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。后经我们顾问公司介入后,一方面协助这位经理人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,另一方面做通老板的思想工作,要求 老板高度参与管理变革,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理顺了,企业良化了,老板放心了,职业经理人也立足了。
这里有个误区,不少企业老板在引进了职业经理人以后,一下子就把管理事务全交给他,以为他就可以搞定,自己就轻松了。其实不然,老板还当将他扶上马,送一程。这就如同栽树,起初的精心维护是必不可少的,否则它就可能不会成活,更何况中小企业自有他特殊的土壤条件。
职业经理人也需要老板大力扶持。
(二) 点突破
引入了职业经理人,并不是说企业一下子就能解决管理的问题。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,中小企业的问题是长年行为习惯的积累,要想改变原有的习惯,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。中小企业管理问题一大堆,究竟从哪里入手?这在推进规范管理之初很重要。一般来讲,我们往往会选择企业最迫切、老板最关心的问题,作为切入点。 如在一个汽车配件厂,我们发现该厂经常发错货,客户投诉较多,每次问题反映回来,老板就把管仓库的主管臭骂一顿,或予以罚款。可下一次同样问题还是发生。 我们到现场调查了解,发现问题并不复杂,可以妥善解决。车间生产的产品进仓时不点数,扔完就走,采购回来的东西也朝地上一放,随口说个数,让仓库自已入 仓。我们去调查生产车间,生产员工解释说:周转架子不够用,货到仓库必须把送货到仓库的周转架拉回来,因为生产车间等着急用。当问为何产品入仓不点数时, 解释说生产记录上有数字记载 …… 。再问仓库,仓库主管满腹委屈:生产送来的东西无规格无分类,我们仓库只有几个员工,根本忙不过来,更何况还有很多外发加工的货物,也要我们发出去。反正 尽力了,能做多少是多少!事实上,生产车间的做法有错不假,但仓库的工作也不是如说的那样忙不过来,仓管员每天有效的工作时间只有5-6个小时,剩余工作 时间基本无事可做。在我们一再追问下,他们说了实话:反正这里到处都是乱的,我们没有必要做得那么好,再说生产车间的产品送过来时就乱成一堆,我们又不是 帮生产车间整理产品的!一语道破天机,把没做好的事统统归结为别人的错。了解了真实情况后,我们建议:一是要求公司给仓库配备足够周转架,生产员工送货 时,当即带走一个空架子;二是要求生产车间将产品归类摆放整齐,否则仓库有权拒收;三是要求仓库十天内做好整理、整顿工作,把现场搞好;四是做一次彻底的 盘点,把仓库的台账建立起来,并坚持每月盘点一次;五是发货时须由两个仓管同时作业,其中一名仓管作核查,防止弄错规格和数量等等。通过仓库这个切入点, 以点带面,从而规范其它与之相关的部门的部分工作。
(三) 洗脑和动作化
部分职业经理人到新的企业以后,想大干一番事业,显示一下自已的能力,顺便证明给老板看看。可往往过不了几天,就偃旗息鼓,或被原有的行为方式同化,或碰得头破血流,从此一蹶不振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没有解决好人的观念问题。
中小企业工作最难解决的是人的问题。大凡推进科学管理,都要改变原有的做法和习惯的。从总体上讲,都会增加人的负担,要多付出劳动。多付出带来的伤痛是 看得见,摸得着的,而引进科学管理的好处,一时还不清楚。新的规则往往是对旧规则的否定,首先要否定的是他们自已! 这时,要注意培训引导,这里讲的培训,不仅仅指的是集中上课这种方式,而是指运用多种方式,随时、随地、随人地进行观念引导和教育,促进全员洗脑。要注意 借用老板的势能,不失时机地请老板出面,表达决心,营造管理气氛。当然,这也跟职业经理人自身的素质有关。有些职业经理人,到了企业后,希望一切按自己的 意愿办事,而忽视改变身边的人所需要的服务、协调、说服等软性工作,结果一连串碰钉子,或把企业搞得鸡飞狗跳,或一事无成。在管理变革之初,多手法、多层 次的“洗脑”是必不可少的。洗脑后,紧接着要有所行动,让大家的手再动起来。在企业里光有培训、洗脑等意识宣导,而手没有动,要不了多长时间,员工就会忘 得一干二净。而让手动起来,新的观念才会生根、发芽、开花、结果,实践出真知嘛!
“动作化”与“洗脑”相结合,是管理突破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。我们中旭的4A项目,就是理念与动作化高度融合的洗脑专案。
鉴于以上认识,我们顾问坚持理论加实践的培训方式和培训特色。培训前要到企业调研,带着问题培训,培训后布置一些管理课题,要求企业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做起来。只有动作出来了,培训的效果才能真正体现。培训加实操,贯穿我们3S4A3P项目始终。
(四) 项目化与日常化
对中小企业,我们主张按项目化的方式来运作企业管理变革,以平台搭建的形式累积管理厚度。所谓项目化运作,即一段时间,只选择一项重点管理事项来做,成 立项目组织,拟定计划,分步实施,检查完善,落实奖惩等。这里要注意的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,企业层面要始终有人负责,必要时由老板负总责。老板可能并不 直接过问太多细节,但要借他的手,给公司从上到下的人施加压力和动力,否则,管理变革很可能胎死腹中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要特别注意实施的节奏。下面是我 公司的一名顾问师在某企业辅导5S实施的工作总结,从中可一窥项目化运作的方法和流程:
xx公司5S项目总结
自7月15日始,到目前为止,xx 5S项目已推行三个月有余,现将有关工作验收总结如下:
1.项目过程
1、1成立组织:
公司从一开始就成立了5S领导小组,公司总经理xx先生任名誉组长,公司总经理助理xx先生任组长,人事课长xx为副组长,各部门负责人、各分厂厂长均 为小组成员。公司5S小组成立后,当即要求各部门、各分厂、各工段、各班组,依次成立5S推行小组,并逐层上报至公司5S领导小组。
1、2宣传造势与培训导向:
公司于7月25日召开全体员工动员大会,会上5S小组成员、各部门负责人、公司领导、辅导老师分别就5S推导工作作了宣导发言。在5S推导之初,顾问老 师对公司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、部门工作人员作了5S相关知识培训。各部门、分厂班组分别在内部向全体员工作了5S系列培训。整个5S推导期间,顾问老师除 了作5S相关知识培训、阶段总结培训外,还作了相关理念、管理基础知识等方面的培训,辅助5S工作推导。期间,公司、部门、班组均在自己的宣传栏上组织 5S系列知识讲座。上述工作的综合开展,均为5S推导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。
1、3整理阶段:
整个项目分宣传发动阶 段,整理阶段、整顿阶段、清扫清洁素养阶段、检查巩固阶段、长期维护阶段。项目开始成立上下组织、动员大会、知识培训等均属宣传发动阶段,在宣传发动的同 时,项目进入整理阶段,即清除现场多余物。为此,公司特别制定了废弃物、多余物处理办法,以明确清理程序。在此期间,各部门均清理了现场多余物,尤其是仓 库,清理了大量的积压物资,减少了库存,节约了场地。
1、4整顿阶段:
在基本完成清理工作后,项目进入整顿阶段,这 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是划线定位和定位摆放与标识。公司5S小组准备油漆等划线用物资,协调制作标识牌,向全厂发出整顿工作指导文件等,各分厂、工段、班组先 后行动起来,对工作场内的设备、材料、用具等进行划线定位,并要求全体员工按指定位置摆放。
1、5清扫清洁素养阶段:
项目进程到一个半月后,基本完成了划线定位等整顿工作,公司5S小组进一步部署5S的下一阶段工作——清扫、清洁与素养,并向各部门、分厂发出相关指导 性文件,要求各班组、工段逐步向上报批本班组、工段的5S工作标准。经公司5S小组批准后作为该班组的5S工作标准依据,同时公司5S小组、顾问老师设立 检查结果通知制度,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,及时通知整改。
1、6检查巩固阶段:
项目进入第三个月,公司5S小组对各部门5S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比,出台奖惩政策,对优胜者予以奖励,对落后者予以批评和罚款。上述政策的出台和措施的采取,标志着公司5S工作已进入检查巩固阶段。并逐步向稳定维护期过渡。
2. 项目效果评价
项目实施三个多月以来,公司的现场秩序尤其是生产现场的秩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在项目推行刚满一个月时,上海xx客人来公司时就有了较好的印象和体会。 现场的各种物料、用具基本能做到规范摆放。员工的规范意识加强了,企业对外经营的现场形象提升了,项目基本完成既定的目标。
3. 不足之处
3、1仍有许多细节没有到位,尤其是一些小工具,员工的个人小物件摆放有少许随意现象。建议项目运行一阶段后,从设施配置(如放置柜)和从严要求两个方面予以深化。
3、2仍有少数物料摆放不整齐。虽属个别现象,但仍影响整体效果,随着项目不断坚持维护,类似不良现象会越来越少。
3、3班组间不平衡。虽有环境、设备、设施配备等因素影响班组间效果不等。但仍存在少数班组意识不强,有时紧时松现象,随着检查奖惩制度的持续落实。5S工作可以在整体上保持较好的水准。
3、4少数班组配套设施不足,突出表现在周转箱规格不一,存放用箱不足,影响摆放效果。
4. 几个基本经验
4、1宣传培训洗脑是个策略。无论是动员大会,还是培训和宣传栏,都是为了使全体员工树立观念,减少推行过程中的抵触情绪。
4、2公司上面有人推动是关键。公司5S小组自始至终按项目进度检查、落实,公司领导一直关注项目进展。这是项目成功的关键——无论公司今后要推行什么管理工作,从公司这个层面,都要有人具体负责。
4、3动作化是进步的阶梯。项目刚开始半个月左右,基本上还看不出什么明显效果。但随着工作的开展,动作的积累,整体效果就呈现出来了。这给我们启示是 —— 只有做,有动作,才能有结果。这个方法针对品质改良更有重大的实际意义。
4、4步步深入是操作技巧。从实施进程看,先从理念入手,再按整理、整顿,清扫清洁素养步骤分期做下来,不急于求成,待上述工作有了基础后,再落实检查 整改,待员工对检查整改工作适应后,再上升至奖惩政策层面。先动作,再固定;先粗略,后标准化;先有基础平台,再行奖惩。这样做,工作才不会走过场,才能 落到实处。
4、5既给方法、任务,也要检查。项目实施的每一阶段前,均出台相关指导文件,给出执行的方法,政策指引,予以培训说明。执行期间,不间断检查——没有检查的工作是出不来实际效果的。
5. 对今后5S工作的看法和建议
5、1关于5S工作长期维护问题。公司层面上的5S检查要常抓不懈。随着大家习惯良化,可能在一段时间(建议半年左右)后,公司5S小组检查的密度可能 会小些,但不能少于每周一次,检查的结果应定期汇总(一般一个月一次),落实奖惩,顾问公司售后部、人员或顾问老师将在今后半年内作三次以上不定期回访, 进一步项目跟踪。
5、2关于5S硬件配套。公司各班组的硬件条件不同,少数班组的硬件不配套,建议公司5S小组在今后逐步解决,以进一步提升公司现场形象。
象上文中这个案例,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推进,通过制定标准、落实检查、奖惩挂钩、保持和稳定标准等配套措施,该厂现场管理规范就有序开展起来了。
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日常化问题。上述5S现场管理推行易,但保持难。最难的是检查工作的日常化,奖惩的日常化。所谓日常化,指的是每天都要有人来抓。中 小企业不缺短期突击的能力,缺的恰恰是这种长期保持能力。问题出在检查该项工作的人没人管了,管人的人往往没人管在中小企业大量存在。这就需要公司的高层 管理者经常关注企业管理,不时地给部门持续的压力,管理的日常化也就来了,标准化才能得以保持。
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,不是朝夕之功,要循序渐进,逐项构建管理平台,夯实管理基础,稳定运作,企业管理这件工艺品一定会光彩熠熠。
动作化、项目化、日常化是推进企业管理的不二法门。
(五) 标准化、 检查与责任
公司的一切制度、规范、流程,我们不妨统称为标准化体系。许多中小企业,并不是标准本身制定得不完善不合理,关键在于如何执行这些标准。
在中小企业里,对一些流程、制度等标准,不少人往往以“没有时间、不实用”等为借口,寻找各种理由不去执行。
这时候就要来点形式主义。企业高层管理要一手硬,要求下面先不要去评判这个制度好与不好,有用还是没用,执行了再说!这点很重要,在企业推行制度之初, 员工任何搪塞的理由或争论,都会让新的制度流产。至于制度执行中发现的不完善的地方,可以适当修改,但制度本身必须要得到落实。在这个问题上,某金属制品 有限公司就是个很好的例子。该公司李副总要求其生产、技术、设备、质量等部门每日填写当日定单任务完成计划,并填报第二天的工作计划。表面上看这只是个形 式,但它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,促使了各部门每日思考和总结。思考总结多了,慢慢工作的条理性也就有了。形式和内容是皮毛关系,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?先有形 式,后有内容,从形式开始,再丰富内涵,是中小企业管理的必要措施。
有些公司的顾问师,给企业导入流程时,帮着建立一大堆文件以后,拿 了钱就走人。结果是顾问师前脚刚走,企业的后腿就迈不开步,工作停滞不前,又回到了起点。事实上,标准化体系要转化为企业具体的行为,还需要另一个执行体 系——检查体系。布置的工作必须要有相应的机构或人员去检查它。管理的高层境界是事事有人管,这句话诚然不错,但对众多中小企业而言,有点象空中楼阁。不 妨先从事事有人检查这个环节做起吧。我们在项目运作过程中,特别强调检查体系的建立。如第三方检查平台的搭建等
高层要从平台建立、完善和维护去检查。没有平台要搭平台,有了平台要督促正常运转。
部门要行使职能检查。如生产部门须检查人事招聘情况、采购物资供应保障情况、技术文件质量等;销售部门检查品质部门交付合格率、生产部的交付准时率等。
专项工作的检查。如对现场管理、公司安全管理等的检查,不妨以专项检查小组的形式展开。
但在中小企业中,检查工作经常有很大的不确定性,主要有几点:一、检查没有上升到制度化层面,定期定人去检查;二、检查标准和检查结果的量化评估不清 晰;三、检查出来的问题没人落实或落实不到位。 这些问题的存在,往往导致检查工作不深入、不具体、效果差、走过场。因此始终保持连续检查这一过程方法,对改进企业的内部管理,至关重要。检查是进步的阶梯,检查才是成功之母!
检查,作为外部的约束手段,起到统一、规范企业员工行为的作用。但要让员工产生主动工作的动力,自觉按组织目标去做事,仅靠检查是不够的。对员工而言, 检查是一种他制他律的手段。要让每个人内心产生自制自律的思想,就必须要有触及和影响他灵魂深处的东西,以激发他工作的责任感。这就需要有另一个体系,那 就是责任体系或称绩效体系。即运用综合考评的方法,将工作结果的好坏直接同个人的收入、岗位变动等挂钩。我们在项目运作过程中,特别强调检查体系的建立。 如第三方检查平台的搭建等,效果尤为显著。
标准体系是解决尺度问题,检查体系是解决执行问题,责任体系是解决动因问题。标准体系、检查体系、责任体系是推进企业规范管理的三驾马车,缺少哪一个,企业都不会走得很平稳。